全国及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姣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产量; 贡献率; 农产品产量; 主作区; 主产区; 粮食播种面积;
D O I
10.13778/j.cnki.11-3705/c.2005.09.007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正>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准确把握影响全国及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制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模型的建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能够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5+20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培育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 [J].
邓大才 .
科技导报, 2003, (08) :18-21
[2]   浅谈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J].
贺江莲 .
中国粮食经济, 2003, (03) :17-18
[3]   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方向 [J].
胡瑞法 ;
黄季焜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6) :9-16
[4]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