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慌”演变为“民工荒”反映的法制缺失

被引:8
作者
沈同仙
机构
[1] 苏州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
关键词
民工荒; 民工慌; 利益博弈; 工资待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D412.7 [工人生活状况];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302 ; 030105 ;
摘要
自以美国为起始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裁员、降薪似乎成为了全球劳动关系调整的主旋律,保企业、促就业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首要任务。以外向型经济著称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无疑是受本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灾区。在2009年春节前后,许多企业纷纷以减员、裁员或者实行弹性工时、放假等方式加以应对。大量的民工带着"无事可做"、"工作难寻"的忧虑加入到返乡潮中。短短半年多时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遇到了"民工荒"。由"民工慌"到"民工荒"的激变,体现了我国底层劳动者对自己在外务工待遇的不满和抗争方式,也折射出法律在维护底层劳动者权利方面的缺陷。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劳动合同法》影响用工成本实证测算 [J].
周国良 .
中国劳动, 2009, (07) :15-20
[2]   论《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用工成本的影响——一个理论推导和实证测算的结果 [J].
周国良 .
现代交际, 2009, (04) :18-27
[3]  
新社会契约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麦克尼尔(Ian, 1994
[4]  
山东进城农民工就业与生活状况研究 .2 http://www.sannong.gov.cn/fxyc/ncjjfx/200706150046.htm . 2009
[5]  
关于"民工荒"的研究综述 .2 詹玲. http://www.sss.net.cn/ReadNews.asp?NewsID=1932&BigClassID=10&%20amp;SmallClassID=27&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