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之外的原因所致物权变动规则

被引:11
作者
屈茂辉
机构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事实行为; 物权变动; 登记处分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不能产生严格意义的物权转让效力。引起物权变动的人民政府决定不仅限于征收决定,《物权法》第30条所言之事实行为除建造、拆除外至少应当包含先占和添附在内。明确标明征收土地四至的征收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生效,没有标明土地四至的征收决定在实际明确征收土地的地块时生效。在建造行为完成时,建造人取得新建建造物的物权一般只为所有权。即使建造行为没有完成,建造人对于在建工程的整体也应当取得物权。因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享有物权的人,处分其不动产而又没有登记的,物权变动没有发生,但当事人之间的债权效力却是依旧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物权法总论.[M].孙宪忠著;.法律出版社.2003,
[2]  
民法债编总论.[M].黄立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  
民法总则.[M].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M].王利明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5]  
债法总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M].梁慧星[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  
民法物权论.[M].谢在全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8]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商务印书馆.1989,
[9]  
辞源.[M].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等编;.商务印书馆.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