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汤海军
周建斌
王春阳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矮壮素; 小麦品种; 幼苗生长;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表明,低浓度矮壮素(≤10.0g/kg)处理提高了小偃22和陕229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及根的干重,高浓度(>50.0g/kg)处理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陕229相比,小偃22对矮壮素较敏感,更容易受高浓度矮壮素的危害。土培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提高了小偃22和小偃6号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促进了小麦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的累积。用矮壮素浸种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小麦品种及水分供应水平有关。正常水分下,小偃2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小偃6号,水分胁迫时则反之,且水分胁迫下,矮壮素2.0g/kg浸种小偃6号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最明显。两试验均以矮壮素浓度2.0g/kg浸种效果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J].
杨文钰 ;
于振文 ;
余松烈 ;
樊高琼 ;
韩惠芳 ;
董兆勇 ;
梁雪莲 .
作物学报, 2004, (05) :502-506
[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春小麦品种根系功能效率的研究 [J].
李鲁华 ;
陈树宾 ;
秦莉 ;
孔祥丽 ;
李世清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7) :867-871
[3]   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 [J].
山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7) :848-855
[4]   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J].
李凤英 ;
黄占斌 ;
山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6) :1010-1015
[5]   冬小麦分阶段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 [J].
李建民 ;
于运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4) :37-41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J].
王冀川 .
甘肃农业科技, 2000, (08) :30-32
[7]   冬小麦春生叶面积矫正系数及叶面积指数的研究 [J].
刘自华 .
麦类作物学报, 1997, (01) :42-44
[8]   CCC、农一清浸种对作物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J].
李少昆,刘丽文,肖璐,张旺峰 .
耕作与栽培, 1994, (03) :19-21
[9]   干旱条件下钙与赤霉素混合处理种子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 [J].
山仑,郭礼坤,徐萌,孙纪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4, (01) :85-91
[10]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毛达如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