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流动对传染疾病负担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文献的分析

被引:15
作者
周海青 [1 ]
郝春 [2 ]
邹霞 [2 ,3 ]
吕桂叶 [2 ,3 ]
林美歌 [2 ]
李晓铭 [4 ]
凌莉 [2 ,3 ]
机构
[1]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2] 中山大学流动人口卫生政策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4] 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预防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口流动; 传染性疾病; 中国;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4 [防疫措施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在中国,大量的城乡人口迁移可能会影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然而,这种强大的社会力量亦有助于构建更加有效的卫生体系。研究系统检索了8个数据库,对流动人口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和控制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在齐默尔曼(Zimmerman)等人的流动与健康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探讨了城乡流动人口在五个连续阶段(迁移前阶段、迁移阶段、迁入地阶段、滞留阶段及返乡阶段)的迁移过程对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及控制策略的影响。事实上,城乡迁移过程对以空气、血液、性、蚊虫等为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应的控制策略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能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的疾病的传播凸显了在流动人口中建立及时有效的防疫系统的必要性。为了实现中国流动人口的健康与公平,仍须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扩大实施传染性疾病控制策略的有效试点和新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8+182 +182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2007—2010年北京市18岁以上居民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情况及阻碍因素 [J].
吴双胜 ;
杨鹏 ;
李海月 ;
马春娜 ;
张奕 ;
王全意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2)
[2]  
Estimation and Projection of the HIV Epidemic Trend among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n China[J]. Kathleen Heather REILLY.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04)
[3]   2009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J].
周华云 ;
王伟明 ;
曹俊 ;
朱国鼎 ;
高琪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23 (04) :402-405
[4]   2010年全国登记流动人口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特征分析 [J].
杜昕 ;
刘二勇 ;
成诗明 .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 (08) :461-465
[5]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感染率调查 [J].
兰玲鲜 .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13) :2539-2540+2542
[6]   HIV,HCV,and HBV Co-Infections in a Rural Area of Shanxi Province with a History of Commercial Blood Donation [J].
WONG Michelle .
Biomed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1, 24 (03) :207-213
[7]   2010年中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率调查 [J].
谈晔 ;
汪涛 ;
李雷 ;
王曼 ;
来学惠 ;
何彬洪 ;
陈楚莹 .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05) :803-805
[8]   注射吸毒人群HCV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J].
龚建明 ;
李雷 ;
王昊鹏 ;
唐卫明 ;
羊海涛 ;
张云 .
药物生物技术, 2011, 18 (01) :61-65
[9]  
工厂流动人口避孕药具推广干预的效果分析[J]. 姜晓梅,任姗姗,侯丽艳,何电,庞成,程怡民.卫生研究. 2011(01)
[10]   晋江市2010年流动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J].
洪培昆 ;
曾献礼 ;
赖青波 ;
谢翔 ;
张伟 .
吉林医学, 2010, 31 (36) :6735-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