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减内涝的新方法——城市绿地吸纳

被引:4
作者
李正辉
谈云志
丁品良
王南京
陈升彪
田园
机构
[1]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内涝; 绿化区; 吸附层; 消减;
D O I
10.13624/j.cnki.issn.1001-7445.2013.04.030
中图分类号
TU998.4 [城市防风防洪];
学科分类号
081405 ;
摘要
为缓解城市内涝日益频发的困境,减轻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提高城市生活水平,以城市内涝的研究现状为基础,提出一套在城市绿地区域设置多孔吸附层进行消减城市内涝的新方法。推导了该方法消减内涝的潜能模型,并对该方案的关键设计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10 m自然水头作用下吸附层对雨水的吸附和解吸能力,并以煤渣为例,研究了其对水分和磷等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从细观孔隙结构角度揭示了煤渣吸附雨水和污染物的机理。结果表明,160 m3的吸附层的稳定吸附量约为28 m3,其吸水过程约为0.8 h,煤渣吸附层可以达到35 m3/h的消减能力,而且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不仅能有效的减小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能避免含磷雨水流入地下水使地下水富营养化,从而论证了通过改造绿地消减城市内涝的方法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14 / 10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建筑垃圾黏土砖的水热固化再利用 [J].
孙光耀 ;
景镇子 ;
赵卫国 ;
徐鹏亮 ;
王至炯 .
非金属矿, 2012, 35 (04) :4-7+42
[2]  
统筹兼顾,因势利导:历史治水经验对城市“内涝”的启示[J]. 李旭,张辉,赵万民.城市发展研究. 2012(04)
[3]   关于北京城市排涝问题的探讨 [J].
刘永琪 ;
何永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1) :126-129
[4]   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原因分析 [J].
吴玉成 .
中国防汛抗旱, 2011, 21 (06) :7-8+15
[5]   城市暴雨积水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J].
邓培德 .
给水排水, 2011, 47 (12) :37-40
[6]   煤渣作为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的性能评价 [J].
李林永 ;
王敦球 ;
张华 ;
金晓丹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1 (02) :246-251
[7]   济南“7·18”城市暴雨洪水分析 [J].
张升堂 ;
郭建斌 ;
高宗军 ;
姜昀 .
人民黄河, 2010, 32 (02) :30-31
[8]   土-水特征曲线及其相关性研究 [J].
卢应发 ;
陈高峰 ;
罗先启 ;
崔玉军 .
岩土力学, 2008, (09) :2481-2486
[9]   几种屋顶绿化植物的栽植试验 [J].
董飞 ;
刘伟 ;
洪升 ;
高文强 .
山东林业科技, 2008, (03) :49-50
[10]   北京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车伍 ;
欧岚 ;
汪慧贞 ;
李俊奇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01)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