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内源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36
作者
李一平
逄勇
向军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太湖; 主成分分析; 环形水槽; 起动流速; 底泥释放; 数学模型;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03.004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将太湖 2 0 0 1~ 2 0 0 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 ,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太湖的水质参数概括为 5个主成分 ,提取并反证了湖泊水质各个主成分的科学内涵 ,分别为 :水体营养指数 (F1)、富营养化指数 (F2 )、水体溶解氧指数 (F3 )、水体色度指数 (F4)和水体酸碱指数 (F5 ) ;研究了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室内环形水槽内模拟了水动力条件下太湖底泥的起动规律 ,得到了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 (个别动、少量动、普遍动 )下的起动流速 ,并利用泥沙起动的理论模型给予了验证 ,最后得出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下的起动流速分别为 :3 7.9cm·s- 1 ,46 7cm·s- 1 ,5 9 8cm·s- 1 .通过考察上覆水中TN、TP浓度的变化 ,建立了底泥中TN、TP释放率与水体流速的定量化关系 .并将太湖水量水质的同步监测资料应用在数学模型中 ,解决了以往模型中底泥释放率取为常数的不足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太湖富营养化控制机理模拟 [J].
李一平 ;
逄勇 ;
丁玲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3) :1-3+13
[2]   太湖梅梁湾、贡湖套网格风生流数值模拟 [J].
李一平 ;
逄勇 ;
张志毅 ;
相文宁 ;
田娜 ;
庄巍 .
水资源保护, 2004, (02) :19-21+70
[3]   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内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 [J].
秦伯强 ;
胡维平 ;
高光 ;
罗敛葱 ;
张金善 .
科学通报, 2003, (17) :1822-1831
[4]   大型浅水湖泊内源营养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探讨 [J].
秦伯强 ;
范成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55-58
[5]   模拟扰动条件下太湖表层沉积物磷行为的研究 [J].
张路 ;
范成新 ;
秦伯强 ;
杨龙元 .
湖泊科学, 2001, (01) :35-42
[6]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J].
范成新 ;
杨龙元 ;
张路 .
湖泊科学, 2000, (04) :359-366
[7]   再论泥沙起动流速 [J].
窦国仁 .
泥沙研究, 1999, (06) :1-9
[8]   富营养水体中沉水植物与浮游藻类相互竞争的研究 [J].
杨清心 .
湖泊科学, 1996, (S1) :17-24
[9]   太湖风生流三维数值模拟试验 [J].
逄勇 ;
濮培民 .
地理学报, 1996, (04) :322-328
[10]   太湖入湖河道污染物控制生态工程模拟研究 [J].
戴全裕,蒋兴昌,汪耀斌,黄卫良,成新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2)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