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向型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被引:4
作者
张云辉
王天尧
机构
[1]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偏向型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经济增长核算的方法,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数据将中国经济增长分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处在初级阶段,特点是资源消耗大、增长依靠资本投入、收入不平等。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分地依赖于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进而导致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受阻。要想突破这种增长阻力,必须利用合乎中国资源禀赋的技术进步,即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才能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由低级阶段转向高级阶段,具体措施是在生产领域采取诱致性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 [J].
张莉 ;
李捷瑜 ;
徐现祥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409-428
[2]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3]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J].
黄先海 ;
徐圣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34-44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J].
李宾 ;
曾志雄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3-15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 [J].
王一鸣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08) :5-10
[6]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吴敬琏, 2008
[7]  
发展经济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日)速水佑次郎著, 2003
[8]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郭金龙著, 2000
[9]  
Unwrapping some euro area growth puzzles: Factor substitution, productivity and unemployment[J] . Rainer Klump,Peter McAdam,Alpo Willman.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 2007 (2)
[10]   New capital estimates for China [J].
Holz, Carsten A.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6, 17 (02) :14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