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个体:教育的一种人性假设

被引:9
作者
李家成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关键词
人性假设; 教育; 生命个体; 生命意义感;
D O I
10.16061/j.cnki.cn46-1076/c.2001.02.008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人性论是教育活动和教育学的前提。前人依据不同的人性论 ,提出了诸多教育主张。当我们以发生学的方式 ,返回生命本身 ,重新探询人之生存和人之生成 ,在价值追寻和工作机制层面上 ,思考教育与人性的关系时 ,我们将发现 ,人不断生成着 ,在各种关系中 ,人不断追寻自我确证、追寻生命意义感。以此种人性假设为出发点 ,我们应树立新的教育主体观 ,应自觉地实现时间、空间和工具的个人意义的生成 ,并实现教育自身的人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人的本性:生物学的启示 [J].
郑也夫 .
社会学研究, 1999, (05) :77-84
[2]   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 [J].
俞吾金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1) :49-53+59
[3]   人:关系 活动 发展 [J].
夏甄陶 .
哲学研究, 1997, (10) :6-15
[4]  
迷失的范式.[M].(法)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著;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文化与人性.[M].(美)M.E.斯皮罗著;徐俊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  
科学的文化理论.[M].(英)B.马林诺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著;黄剑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7]  
论语今读.[M].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8]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冯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  
创造进化论.[M].(法)伯格森(Bergson;H.)著;王珍丽;余习广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10]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美)库利(Coodley;C.N.)著;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