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柴小计 [1 ]
吴金涛 [2 ]
杨朝宽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2]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冠心病; 高敏C反应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探讨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冠心病患者87例,分为3组:稳定性心绞痛组2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8例。选取正常对照组25例。用ELISA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浓度。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浓度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而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积分均成正相关(P<0.05),而在稳定性心绞痛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均可提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不稳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可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J].
袁惠敏 ;
杨卫红 ;
张江蓉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12) :903-904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J].
周跟东 ;
殷丽琼 ;
张晓红 ;
施有为 ;
张君良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08) :585-586
[3]   重要炎症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 [J].
梁皓 ;
赵文增 .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 (05) :364-366
[4]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3)
[5]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白晓谊 ;
郑金仕 ;
刘美霞 ;
米杰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 (03) :182-183
[6]   Elevated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at discharge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redict recurrent instability [J].
Biasucci, LM ;
Liuzzo, G ;
Grillo, RL ;
Caligiuri, G ;
Rebuzzi, AG ;
Buffon, A ;
Summaria, F ;
Ginnetti, F ;
Fadda, G ;
Maseri, A .
CIRCULATION, 1999, 99 (07) :855-860
[7]  
Prospective Study of Hemostatic Factors and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J] . Aaron R. Folsom,Kenneth K. Wu,Wayne D. Rosamond,A. Richey Sharrett,Lloyd E. Chambless.Circulation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