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行为观察的适宜距离:简评观察者效应(英文)

被引:5
作者
李忠秋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鹤类; 观察者距离; 观察者效应; 警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观察者效应是指由于观察者的在场导致动物行为发生了相应变化。为评估丹顶鹤(Grus japonesnis)行为学研究中的观察者效应,我们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按照不同的观察者距离,对盐城越冬的丹顶鹤进行了行为学观察。我们将观察者与丹顶鹤的距离分为4个水平,分别为<200m、200-300m、300-400m和>400m。结果显示,在小于300m时,丹顶鹤显著增加了警戒比例,因此观察者的安全距离要至少达到300m。当观察者距离在200m以内时,丹顶鹤会显著增加警戒频次,而当距离在200-300m时,丹顶鹤会显著延长单次警戒时长,这意味着丹顶鹤在面对不同距离的观察者时,会采用不同的警戒策略。我们建议丹顶鹤的野外观察距离至少要300m,以有效地降低观察者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群体规模对越冬灰鹤警戒行为的影响(英文)
    杨洋
    陈文华
    江望高
    杨士剑
    彭贵鸿
    黄庭发
    [J]. 动物学研究, 2006, (04) : 357 - 362
  • [2] 丹顶鹤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周晓禹
    刘振生
    吴建平
    滕丽微
    王晓明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1) : 60 - 62
  • [3] 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期的个体行为
    刘振生
    吴建平
    李晓民
    滕丽微
    王晓明
    郭文利
    齐智
    姚宏伟
    仇福臣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6) : 92 - 95
  • [4] How do vigilance and feeding by common cranes Grus grus depend on age, habitat, and flock size?[J] . Jesús M. Avilés,Peter A. Bednekoff.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 2007 (6)
  • [5] Diurnal time budget of the Black-necked Crane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Yang, Rong
    Wu, Heqi
    Yang, Xiaojun
    Jiang, Wanggao
    Zuo, Lin
    Xiang, Zhirong
    [J]. WATERBIRDS, 2007, 30 (01) : 80 - 85
  • [6] Conflicts betwee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biosphere reserve. Ma Z J,Li B,Li W J,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