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地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与机理——以关中地区为例

被引:87
作者
陈志军 [1 ,2 ]
徐飞雄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旅游发展; 乡村重构; 乡村振兴; 影响效应; 结构关系模型; 产业融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2.02.02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选择陕西省关中地区的袁家村、上王村与茯茶小镇作为实证研究区域,基于旅游发展、乡村重构和乡村振兴3个潜变量,构建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结构关系模型。通过问卷收集数据,运用SPSS、Amos软件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地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旅游发展对乡村重构有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0.868),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有直接的正向影响(0.049),但其影响非常微弱,最主要的影响来自间接效应(0.748)。(2)旅游发展的二维影响中,旅游发展对乡村重构的影响以经济重构和社会重构为主,以空间重构为辅,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为主,以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辅。(3)乡村重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最主要的直接因素,在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4)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作用机理符合DPSIR模型,通过乡村重构直接驱动和旅游发展间接驱动的“双轮驱动”,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组织”及正确的政府规划决策和宏观调控下的利益相关者协作的“他组织”的共同作用,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地沿着正确轨道全面重构和深度重构,最终在乡村地域功能优化或强化的转型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旅游经济收入驱动力探析——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湖南)为例 [J].
龚熊波 ;
杨波 ;
黄钦 ;
梁莉莉 ;
王敏 ;
刘雨先 ;
王守梅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1, 44 (06) :1-9
[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机制 [J].
徐维祥 ;
李露 ;
周建平 ;
刘程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09) :2044-2062
[3]   可持续发展资本与乡村振兴——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J].
谢方 ;
徐志文 .
商业经济研究, 2020, (16) :138-141
[4]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J].
雷娜 ;
郑传芳 .
统计与决策, 2020, 36 (11) :67-72
[5]   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时空耦合研究 [J].
董文静 ;
王昌森 ;
张震 .
地理科学, 2020, 40 (04) :628-636
[6]   “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J].
魏后凯 .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01) :2-16
[7]  
基于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逻辑与案例[J]. 孙九霞,黄凯洁,王学基.旅游学刊. 2020(03)
[8]   乡村重构与转型:西方经验及启示 [J].
胡书玲 ;
余斌 ;
王明杰 .
地理研究, 2019, 38 (12) :2833-2845
[9]   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 [J].
郭远智 ;
周扬 ;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19, 38 (12) :2819-2832
[10]   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度研究 [J].
信慧娟 ;
段文军 ;
贾芙豪 .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 42 (06) :99-1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