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中生代花岗岩类Nd、Sr、Pb同位素特点

被引:25
作者
邢凤鸣
徐祥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花岗岩类; Nd.Sr.Pb同位素; 深熔作用; 皖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皖南大面积出露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其同位素年龄为137Ma(花岗闪长岩)和122Ma(花岗岩)左右。它们均为正常系列岩石,A/NKC=0.98-1.07和σ=1.70-2.40;Nd、Sr、Pb同位素组成为:εNd=-5.1-7.2,ISr=0.708-0.712,206pb/204Pb=18.23-18.34,仅两个花岗岩侵入体的ISr达0.723±。在εNd-ISr图上,各投影点大致水平排列,与基底变质岩的排列方式一致并部分重叠,显示基底变质岩系深熔的特点。伏岭和黄山花岗岩的ISr明显偏高,可能与源岩成份的较高Rb/Sr比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江南古陆东南缘晚元古代大陆增生史 [J].
邢凤鸣 ;
徐祥 ;
陈江峰 ;
周泰禧 ;
K. A. Foland .
地质学报, 1992, (01) :59-72
[2]   安徽省印支期岩浆活动质疑 [J].
周泰禧 ;
陈江峰 ;
李学明 ;
Foland ;
K.A. .
岩石学报, 1988, (03) :46-53
[3]   皖南低87Sr/86Sr初始比的过铝花岗闪长岩及其成因 [J].
周新民 ;
王德滋 .
岩石学报, 1988, (03) :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