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预、最优税收与结构调整

被引:8
作者
白重恩
马琳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干预; 产业结构; 最优税收; 生产结构;
D O I
10.19376/j.cnki.cn11-1011/f.2015.06.01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812.4 [财政收入、支出];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3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一个有政府激励和政府干预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中,通过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分析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动机和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工业产值占比高而服务业产值占比低的不平衡增长现象。当政府有追求GDP最大化的激励时,最优税收政策是对生产投资品较多的工业给予补贴,对生产消费品较多的服务业征税。这样,经济中的生产要素会更多流向工业,从而促进经济中资本的积累,使所有产业都能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GDP最大化的目的。政府激励的扭曲和投入产出结构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政策偏向和产业结构落后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政府收入、税收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 [J].
何茵 ;
沈明高 .
金融研究, 2009, (09) :14-25
[2]   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 [J].
张军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21-52
[3]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4]   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 [J].
汪德华 ;
张再金 ;
白重恩 .
经济研究, 2007, (06) :51-64+118
[6]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75-108
[7]   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J].
李绍荣 ;
耿莹 .
经济研究, 2005, (05) :1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