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晚古生代煤中有机硫的赋存状态及其成因

被引:14
作者
康西栋
杨起
张瑞生
周春光
汤达祯
刘大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北京
关键词
有机硫,煤,晚古生代,华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揭示煤中有机硫的赋存状态及其地质成因,采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和硫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华北地区山西大同、太原西山、霍州以及安徽淮南4 个矿区的8 层晚古生代的煤层进行了研究.海水的作用对有机硫的聚集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煤的不同显微组分中有机硫的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镜质组中有机硫的质量分数高于其在惰质组的质量分数.硫在煤中的聚集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有机硫的聚集一般滞后于黄铁矿硫的聚集.泥炭沼泽条件控制着硫源和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性,进而影响了煤中有机硫质量分数的高低.凝胶化指数越大,有机硫的质量分数越高.植物结构保存指数与有机硫质量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不同沉积环境成因煤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分布 [J].
雷加锦,任德贻,韩德馨,唐修义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5, (05)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