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大同市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变化分析

被引:20
作者
王冬辰 [1 ,2 ]
杜培军 [1 ,2 ]
苏红军 [3 ]
谢相建 [1 ,2 ]
机构
[1] 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2] 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3]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土地利用模型; 变化分析; 大同市;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5.223
中图分类号
TP751 [图像处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002 ;
摘要
应用多分类器集成方法获取1993-2013年4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研究大同市近20年的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20年间区域有林地、人工林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较快,灌木、裸岩、裸土和草地的面积减少较快。大同市整体土地覆盖变化反映了耕地林地增加、城镇扩展、灌草地和未利用地不断减少的土地利用变化格局;(2)大同市土地流失的来源为灌木林、草地及未利用地,地类去向为有林地、建设用地及农业用地,未利用地大部分被转化为林、草、农业用地;(3)阳高县、左云县、市辖区的土地利用程度最高,灵丘县的土地利用程度最低,建设用地及农业用地的增加使得大同市整体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4)大同市土地覆盖变化剧烈,主要受人口压力、资源开采及生态修复政策的影响。建议加强生态恢复功能,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并建立持续定期的遥感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疏勒河中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J].
马中华 ;
张勃 ;
张建香 ;
靳生理 ;
孙力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8) :97-101
[2]   融合多特征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J].
杜培军 ;
柳思聪 .
遥感学报, 2012, 16 (04) :663-677
[3]   大同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J].
李彩霞 ;
孙虎 .
土壤通报, 2010, 41 (02) :282-286
[4]   河北沽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J].
马礼 ;
苏海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1) :131-136
[5]   黄土高原边缘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J].
王丽霞 ;
任志远 .
干旱区研究, 2005, (02) :251-255
[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652
[7]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J].
唐克丽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11) :13-14+19+44
[8]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纪远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