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压抑"问题看当前我国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动——实现农村人口流动的"个体模式"向"家庭模式"的转变

被引:5
作者
吴海燕
杨守建
机构
[1] 编辑
[2]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 研究生
[3]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个体模式; 家庭模式;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05.03.010
中图分类号
C913.9 [其他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流动正出现越来越多的由"个体模式"向"家庭 模式"的转变,这对于缓解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性压抑问题,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维护家庭的幸福稳定,促进子女健康成长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怎样为这种转变 提供政策性的支持和制度性的保障,促使农村人口流动模式向"家庭模式"的顺利 转变,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4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传开,章忠民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