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环境中BHC和DDT的行为特征研究 Ⅱ.中国珠江口区雨季BHC和DDT的含量与分布

被引:10
作者
蔡福龙
林志锋
陈英
杨加东
陈淑美
蔡锋
钱鲁闽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BHC,DDT,珠江口,迁移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5 [环境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于1995年7月在东经113°00′00″~113°58′00″,北纬220°00′00″~22°44′00″的珠江口区采集海水、表层沉积物、气溶胶和海洋生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研究样品中BHC和DDT的含量与不同区域的分布。结果表明,就其平均值而言,表层海水BHC含量为0.045μg/dm3,DDT为0.041μg/dm3;底层海水BHC含量为0.048μg/dm3,DDT为0.035μg/dm3。沉积物BHC为11.07×10-9·干;DDT为17.88×10-9·干。气溶胶BHC为0.136ng/m3;DDT为0.078ng/m3。海洋生物BHC的范围为0.403×10-9·鲜(海带)~8.644×10-9·鲜(贻贝);DDT为1.770×10-9·鲜(浮游植物)~207.6×10-9·鲜(海鸟)。在雨季,海水中BHC和DDT由于受到珠江径流的稀释而含量偏低;BHC、DDT在表层海水及表层沉积物的区域分布,雨季和旱季类似。BHC和DDT在海洋生物中的含量,随着海洋食物链成员生物营养级的提高而提高。它们在不可食部分的含量高于可食部分,海鸟的羽毛是积累BHC和DDT的关键器官。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热带海洋环境中BHC和DDT的行为特征研究Ⅰ.中国珠江口区旱季BHC和DDT的含量与分布 [J].
蔡福龙 ;
林志锋 ;
陈英 ;
杨加东 ;
陈淑美 ;
蔡锋 ;
钱鲁闽 .
海洋环境科学, 1997, (02) :10-15
[2]   放射性核素在海水、底质及海洋生物间的转移——Ⅱ.生物过程的作用 [J].
蔡福龙 ;
陈英 ;
许丕安 ;
邱曼华 ;
赖招才 ;
林荣盛 .
环境科学学报, 1985, (03) :335-340
[3]   粤西海区水质、底质、生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 [J].
廖强 .
海洋环境科学, 1983, (04) :37-40
[4]   气相色谱法研究海洋底栖生物体内的有机农药残留量分布特性的初步观察 [J].
廖强 .
海洋环境科学, 1983, (01) :95-101
[5]  
海洋污染生物学[M]. 海洋出版社 , 李永祺, 1991
[6]  
海洋生态学[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沈国英,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