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瘤内基础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61
作者:
吴华伟
肖湘生
刘士远
李惠民
李成洲
刘会敏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病理科 上海
[3] 上海
来源: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膜;
因素分析,统计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0.44 [放射线、同位素诊断];
学科分类号:
100105 ;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瘤内基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周围型肺癌 86例 ,按有无胸膜凹陷征分为实验组 ( 3 4例 )和对照组 ( 5 2例 ) ,并分析其间质情况 ;然后对 7个变量 (瘤内纤维化、肿瘤 胸壁距离、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性别 )分别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 1)胶原纤维为瘤内主要间质纤维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t=3 0 74 ,P <0 0 1) ;实验组Ⅰ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 (t=2 896,P <0 0 1) ,成纤维母细胞百分含量高于对照组 ( χ2 =10 785 ,P <0 0 5 )。 ( 2 )实验组瘤内纤维化程度高于对照组 (t=3 0 74 ,P <0 0 1) ,瘤 壁距离及瘤灶直径均小于对照组 (t=5 4 4 4 ,2 874 ,P <0 0 1) ,两组组织类型构成不同 ( χ2 =13 5 3 ,P <0 0 1) ;( 3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 ,影响胸膜凹陷形成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瘤内纤维化( χ2 =6 85 1,P <0 .0 1)、瘤 壁距离 ( χ2 =6 684 ,P <0 0 1)、组织类型 ( χ2 =5 3 3 8,P =0 0 2 1) ,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性别无明显关系 ( χ2 =0 0 0 0 ,2 3 0 8,1 116,3 0 3 4 ,P >0 0 5 )。结论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主要基础是间质Ⅰ型胶原纤维 ,成纤维母细胞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