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肥胖的类型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被引:15
作者
何洪波
赵志钢
蒲云飞
陈静
倪银星
钟健
刘浩宇
李英莎
闫振成
刘道燕
祝之明
机构
[1] 全军高血压代谢病中心重庆市高血压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高血压内分泌科
关键词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隐性内脏脂肪性肥胖; 假性内脏脂肪性肥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的腹型肥胖类型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至少有一项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患者846例,应用 CT 测量腹壁和腹内脂肪面积,同时测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脂谱,按照是否腰围超标和合并内脏脂肪型肥胖(VFO)分为4个亚组:非肥胖组,隐性 VFO 组,假性 VFO 组和 VFO 组,比较不同腹型肥胖类型患者的 MS 风险。结果 (1)男性隐性 VFO 51例(10.9%)显著高于女性18例(4.8%)。(2)男性隐性 VFO 组 MS 罹患率22例(43.1%)显著高于非肥胖组47例(25.0%),低于假性 VFO 组37例(78.7%)和 VFO 组163例(88.6%)。假性 VFO 组 MS 罹患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和隐性 VFO 组。(3)女性隐性 VFO 组 MS 6例(33.3%)与非肥胖组48例(3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低于假性 VFO 组74例(78.7%)和VFO 组100例(90.9%)。假性 VFO 组的 MS 罹患率高于非肥胖组和隐性 VFO 组,与 VFO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腰围增加和腹内脂肪堆积是发生 MS 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13(1.10~1.17),1.01(1.01~1.02),P<0.01]。结论不同腹型肥胖类型对 MS 危险有显著影响,隐性 VFO 和假性 VFO患者同样有较高的心血管代谢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251 / 125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5)
[2]   腹内脂肪面积切点与代谢综合征临床检出率的关系 [J].
陈静 ;
田志强 ;
张伟国 ;
陈金华 ;
闫振成 ;
倪银星 ;
钟健 ;
金婕 ;
赵志钢 ;
穆华 ;
祝之明 .
中华医学杂志, 2006, (30) :2110-2113
[3]   腹内脂肪的超声定量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J].
魏斌 ;
赵志钢 ;
田志强 ;
倪银星 ;
陈静 ;
祝之明 .
重庆医学, 2006, (09) :787-788+793
[4]   代谢综合征患者腹内脂肪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 [J].
田志强 ;
陈静 ;
闫振成 ;
倪银星 ;
赵志钢 ;
金婕 ;
罗志丹 ;
刘浩宇 ;
祝之明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5, (08) :687-689
[5]   正常糖调节人群中腹内脂肪积聚与糖脂代谢的早期变化 [J].
邵新宇 ;
贾伟平 ;
陆俊茜 ;
项坤三 .
上海医学, 2004, (12) :906-908
[6]   简易体脂参数估测腹内型肥胖的可靠性评价 [J].
贾伟平 ;
陆俊茜 ;
项坤三 ;
包玉倩 ;
陆惠娟 ;
陈蕾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25-28
[7]  
代谢综合征病因探索与临床实践[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于林君[等]编著, 2005
[8]  
Abdominal Visceral and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Compartments: Association With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 . Caroline S. Fox,Joseph M. Massaro,Udo Hoffmann,Karla M. Pou,Pal Maurovich-Horvat,Chun-Yu Liu,Ramachandran S. Vasan,Joanne M. Murabito,James B. Meigs,L Adrienne Cupples,Ralph B. D’Agostino,Christopher J. O’Donnell.Circulation . 2007 (1)
[9]  
Metabolic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Based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Obesity, Diabetes, and Inflammation[J] . Paresh Dandona,Ahmad Aljada,Ajay Chaudhuri,Priya Mohanty,Rajesh Garg.Circulation . 2005 (11)
[10]  
New criteria for obesity disease in Japan. Examination Committee of Criteria for Obesity Disease in Japan,Japan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Circulation Journal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