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的后现代转向与理科教学改革

被引:9
作者
于海波
孟昭辉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2]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科学观; 理科教学; 后现代; 教学改革;
D O I
10.13980/j.cnki.xdjykx.gjyj.2004.05.022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对科学文化的根本理解,既是理科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科学观的变化、发展及其教育选择将会对理科教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后现代科学观作为后现代思潮的重要内容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科学本体观、发展观、形态观和价值观,并通过种种途径对理科教学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后现代科学观的内容及其对理科教学的影响和意义,并据此提出改革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J].
于海波 ;
孟凡丽 .
教育科学, 2002, (05) :39-41
[2]   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 [J].
赵树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53 (04) :471-474
[3]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及其启示 [J].
洪晓楠 .
理论月刊 , 1999, (Z1) :47-50
[4]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中心地位的颠覆 [J].
刘辉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8, (04) :21-23
[5]   论培根关于知识的价值观 [J].
杨芳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4) :55-57
[6]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J].
江天骥 .
哲学研究, 1996, (11) :51-59
[7]  
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肖峰著, 2001
[8]  
论科学的人文价值[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孟建伟著, 2000
[9]  
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M]. 西苑出版社 , 赵光武主编, 2000
[10]  
证伪之维[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王晓林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