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雪、风吹雪和雪崩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中隆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关键词
积雪; 变质作用; 防治研究; 地质作用; 风吹雪; 雪崩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很早就有对积雪和雪害的描述。1949年后,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中央气象局、新疆和西藏及黑龙江等省交通局、哈尔滨与沈阳铁路局、内蒙农牧局等相继开展过积雪和雪害的调查及防治研究(王中隆,1983)。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成立后,和有关部门较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积雪、风吹雪、雪崩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并在它们的形成理论、分类、时空分布特征、运动规律、危害机理及防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大的进展,其中象风吹雪的理论研究和防护效益还得到国际上的好评(王文颖等,1980)。这些成果的取得是科研与生产部门大力协作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新疆河流融雪径流的预报方法探讨 [J].
张国威 ;
何秉宇 ;
刘志辉 .
冰川冻土, 1987, (S1) :57-64
[2]   天山公路防风吹雪土石型工程及其效应 [J].
王初一 ;
王中隆 ;
陈世功 .
冰川冻土, 1987, (S1) :40-42
[3]   沟植沟灌栽培技术的积雪效应(摘要) [J].
史义岑 .
冰川冻土, 1987, (S1) :55-56
[4]   试论中国的雪害区划 [J].
胡汝骥 ;
魏文寿 .
冰川冻土, 1987, (S1) :1-12
[5]   天山巩乃斯河谷季节积雪变质作用因素分析 [J].
张志忠 ;
刘正兴 .
冰川冻土, 1987, (S1) :27-33
[6]   雪檐内部应力变化的初步观测 [J].
张志忠 ;
王文悌 .
冰川冻土, 1987, (03) :261-265+294
[7]   南极冰盖表面层内雪的密实化过程 [J].
秦大河 .
冰川冻土, 1987, (03) :193-198+201
[8]   天山巩乃斯河谷季节性积雪的温度及其与土冻深的关系 [J].
张志忠 .
冰川冻土, 1987, (01) :69-79
[9]   我国西北大陆性气候下积雪的压缩特征 [J].
邵文章 ;
姜逢清 ;
胡汝骥 .
干旱区地理, 1986, (02) :3-11
[10]   我国冰川的雪冰化学研究 [J].
王平 .
冰川冻土, 1986, (01) :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