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7年5—10月,作者曾对大兴安岭及东北三江平原夏、秋季黑线姬鼠的种群年龄进行了研究。所用标本包括大兴安岭伊图里河与呼玛及三江平原抚远与富锦等地,共795只。 依臼齿咀嚼面釉质磨损程度,将标本划分为幼体、亚成体、成体Ⅰ、成体Ⅱ及老体等5个年龄组,划分标准如下: (1)幼体:M3还没有长成,咀嚼面与M1及M2尚未达到同一平面。 (2)亚成体:M3长成,与M1及M2咀嚼面达一平面。M1及M2齿突虽已磨损,联成横嵴,且有纵的联接出现,但第2与第3横嵴的两端尚未联接成为一个封闭的环。雄体有2/3个体的睾丸降落,副睾有精子出现;雌体有1/3的个体怀孕。 (3)成体Ⅰ(年轻的成体):M1的第2及第3横嵴的两端,已由纵的联接相接联成一个封闭的环。雄体4/5个体睾丸降落,副睾有精子;雌体1/2的个体有孕。 (4)成体Ⅱ(年老的成体):M2的第2及第3横嵴的两端由纵的联接联成一个封闭的环。雄体100%睾丸降落,副睾有精子;雌体60%有孕。繁殖力已达到最旺盛的阶段。 (5)老体:咀嚼面已大部分磨平。 2.黑线姬鼠年龄组成具有明显地性别及地区差异。通过卡方试验,虽然在夏秋季黑线姬鼠逐月年龄组成的差异不显著,且皆以亚成体组占优势,但是若结合繁殖情况加以分析,9月下旬黑线姬鼠即停止繁殖,估计冬末春初由于没有幼体继续补充入种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