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北京的调研证据

被引:23
作者
张绘 [1 ]
龚欣 [2 ]
尧浩根 [2 ]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学业表现; 打工子弟学校; 有序概率选择模型;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福特基金会课题组2008年初对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概率选择模型考察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转学次数的增加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特别是对女童、初中阶段和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负面影响更大。分性别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只对男童有积极的影响,说明流动儿童家庭可能更倾向于增加男童的教育投入;在分教育阶段模型中,家庭生活状况只在初中有显著正影响;在分学校类型模型中,家庭经济状况在公立学校和有证打工子弟学校有显著正影响。研究建议减少公立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限制,规范收费制度,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儿童特别是女童和高年级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6+191 +191-19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 [J].
蔺秀云 ;
王硕 ;
张曼云 ;
周冀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41-47
[2]   家庭、学校与儿童的学习成绩——基于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研究 [J].
孙志军 ;
刘泽云 ;
孙百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03-115
[3]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 [J].
胡枫 ;
李善同 .
管理世界, 2009, (02) :67-74
[4]   流动儿童的教育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J].
周皓 ;
巫锡炜 .
人口研究, 2008, (04) :22-32
[5]   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研究 [J].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 ;
吴霓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9-134
[6]  
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J]. 朱宇,杨云彦,王桂新,段成荣,桂世勋,李若建,刘传江.人口研究. 2005(04)
[7]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J].
范先佐 .
当代教育论坛, 2005, (04) :24-29
[8]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J].
韩嘉玲 .
青年研究, 2001, (08) :1-7
[9]   Poverty and basic-level schooling in China: Equity issues in the 1990s [J].
Emily Hannum .
Prospects, 1999, 29 (4) :56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