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乡村文化衰落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
被引:24
作者
:
李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李三辉
[
1
]
范和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范和生
[
2
]
机构
: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2]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来源
:
长白学刊
|
2017年
/ 04期
关键词
:
乡村文化;
乡村社会;
治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422.6 [农民工作];
G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0302 ;
05 ;
0503 ;
摘要
:
新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已然发生了深刻变迁,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也随之遭遇了重大转变,但并未质变的熟人社会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最大基础。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曾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考究乡村文化的"历时"和"现时",衰落成为乡村文化的当下生存状态,渐行渐远的乡村忌讳和日益飘零的乡风民俗是其表现形式。乡村文化的日益衰落并不意味着其丧失了存在基础、丢失了社会功能;相反,新形势下挖掘社会治理的文化,可能或可成为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一个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J].
范和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范和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三辉
.
广西社会科学,
2015,
(01)
:149
-153
[2]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J].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01)
:116
-123
[3]
全息: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星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飞
.
江苏社会科学,
2014,
(04)
:123
-130
[4]
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安全
[J].
范和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范和生
;
李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李三辉
.
长白学刊,
2014,
(03)
:107
-112
[5]
中国市场交易秩序的社会基础——兼评中国社会是陌生社会还是熟悉社会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少杰
.
社会学评论,
2014,
2
(02)
:28
-34
[6]
陌生关系熟悉化——优化市场交易秩序的本土化选择
[J].
刘少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刘少杰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04)
:160
-167
[7]
重新认识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学中的地位——兼论孙本文对文化社会学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少杰
.
社会科学研究,
2012,
(05)
:116
-121
[8]
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
[J].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
人文杂志,
2010,
(05)
:161
-168
[9]
传统十论.[M].秦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1
→
共 10 条
[1]
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J].
范和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范和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三辉
.
广西社会科学,
2015,
(01)
:149
-153
[2]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J].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01)
:116
-123
[3]
全息: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星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飞
.
江苏社会科学,
2014,
(04)
:123
-130
[4]
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安全
[J].
范和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范和生
;
李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李三辉
.
长白学刊,
2014,
(03)
:107
-112
[5]
中国市场交易秩序的社会基础——兼评中国社会是陌生社会还是熟悉社会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少杰
.
社会学评论,
2014,
2
(02)
:28
-34
[6]
陌生关系熟悉化——优化市场交易秩序的本土化选择
[J].
刘少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刘少杰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04)
:160
-167
[7]
重新认识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学中的地位——兼论孙本文对文化社会学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少杰
.
社会科学研究,
2012,
(05)
:116
-121
[8]
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
[J].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
人文杂志,
2010,
(05)
:161
-168
[9]
传统十论.[M].秦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