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制度化:“网络群体性事件”症候表征与治理分析

被引:6
作者
罗锋 [1 ]
王权 [2 ]
机构
[1]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风险; 网络群体性事件; 制度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人类正行走于一个高风险的社会。现代性展开的激烈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2009年,"网络群体性事件"由先前间隙性"上演"转呈集体性"井喷"的网络态势,不仅使得网络言论力量继续成为业界、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当下由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已然介入了现实并对现实,尤其是对政治领域运作形成了从未有过的压力。本文正是立足风险社会的视角,通过对近期频繁出现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背景的考察,以及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化对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规范与引导举措。同时指出能否将网络群体事件的治理纳入制度化框架,这既是发挥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也是对治理者治理智慧的极大考验。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政府信息公开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J].
贺翠芳 ;
任中平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1 (05) :62-65+80
[2]   理性与非理性之辨: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及其演变 [J].
孙凤 ;
郑欣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03) :41-49
[3]   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变异与防控 [J].
欧三任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1 (05) :56-61+75
[4]   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 [J].
陈龙 .
国际新闻界, 2009, (08) :76-80
[5]  
应对网上群体事件需处理好两个网络舆论场.[J].邓;代群;郭奔胜;季明;黄豁;.当代社科视野.2009, Z1
[6]  
应对网上群体事件需处理好两个网络舆论场.[J].邓;代群;郭奔胜;季明;黄豁;.当代社科视野.2009, Z1
[7]   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与管理 [J].
王向民 .
探索与争鸣, 2009, (03) :19-20
[8]   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 [J].
程浩 ;
黄卫平 ;
汪永成 .
战略与管理, 2003, (04) :63-74
[9]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  
被围困的社会.[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