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海新构造运动的时限及其差异性

被引:14
作者
詹文欢 [1 ]
朱照宇 [2 ]
孙龙涛 [1 ]
孙宗勋 [1 ]
姚衍桃 [1 ]
丘学林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时限; 差异性;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南海地形地貌、地质地球物理剖面资料、重磁场异常、地壳结构特征和岩石圈动力学环境,对南海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限进行了新的解释。传统的观点是把新近纪作为新构造下限,依此观点,南海地区在古近系、新近系之间应为不整合接触,但在此阶段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的构造事件。而符合南海地区准平原化阶段的时代是在中中新世末至晚中新世(N12/N13)之间,在此时段普遍存在区域构造不整合接触和地层缺失、断裂、变形及火山活动等构造变动事件。本文把中中新世末作为南海地区新构造运动开始的时间。通过对南海地区中中新世末至晚中新世之间的构造变动事件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新构造运动在不同地点有时间和强度的差异性、构造运动的差异性、沉积相和沉积建造的差异性等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构造研究的几点回顾——纪念黄汲清先生诞100周年 [J].
丁国瑜 .
地质论评, 2004, (03) :252-255
[2]   南海北部一百万年以来的表层古生产力变化:来自ODP1144站的蛋白石记录 [J].
李建 ;
王汝建 .
地质学报, 2004, (02) :228-233
[3]   南海的右行陆缘裂解成因 [J].
周蒂 ;
陈汉宗 ;
吴世敏 ;
俞何兴 .
地质学报, 2002, (02) :180-190
[4]   莺歌海盆地周边区域构造演化 [J].
郭令智 ;
钟志洪 ;
王良书 ;
施央申 ;
李华 ;
刘绍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1) :1-12
[5]   新构造学研究趋势的展望 [J].
刘光勋 .
地学前缘, 1995, (02) :203-211
[6]  
夏戡原等著.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地质地球物理与油气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7]  
刘光鼎主编.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