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病潮线涨潮的力学分析

被引:18
作者
扈盛
胡亚哲
机构
[1] 武汉体育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 (武汉)
关键词
末端病; 潮线; 涨潮; 力学分析;
D O I
10.16038/j.1000-6710.2002.04.002
中图分类号
R874 [运动性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末端病中潮线“涨潮”现象的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 :采用 1 3只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5只、造模组 8只 (用电击跳跃法造模 4周 ) ,取其跟腱末端进行HE染色 ,重点观察潮线变化 ,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末端潮线为位于纤维软骨区与钙化软骨区之间的蓝染的平滑的分界线 ,其弧度与跟骨轮廓基本一致 ;但造模组的“涨潮”现象明显 :潮线呈现不规则的“火焰”样的蓝线 ,有的部位成为封闭的小圆圈 ,其弧度向纤维软骨区的方向推进 ,几乎与跟腱纤维垂直。结果表明 ,潮线“涨潮”是由于跟腱末端区承受负荷 ,纤维软骨区不同步的钙化造成的。这是人体对负荷应力的适应性变化 ,有加大跟腱作用力臂 ,使跟腱各部分纤维均匀受力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鼠跟腱末端病的细胞凋亡的检测 [J].
胡亚哲 ;
扈盛 ;
王梅 ;
扈克文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0, (01) :11-13
[2]   电针治疗腱末端病的生物力学研究─Ⅱ电针对末端结构粘弹性的影响 [J].
刘波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5, (06) :4-8
[3]   电针治疗腱末端病的生物力学研究-Ⅰ电针对末端结构断裂特性的影响 [J].
刘波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5, (05) :9-13
[4]   人体髌骨腱末端结构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J].
张世明 ;
罗永宁 ;
刘振寰 ;
金地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5, (04) :214-218+213
[5]   按摩预防股四头肌及其末端和髌骨运动性劳损的实验病理研究 [J].
马玉河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5, (03) :145-149+171
[6]   末端病 [J].
于长隆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4, (03) :180-186
[7]   兔跟腱末端病的实验病理研究 [J].
于长隆 ;
曲绵域 ;
田小明 ;
林宗智 ;
宋卫民 ;
李萍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3, (03) :8-15+62
[8]   人髌尖末端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 [J].
于长隆 ;
曲绵域 ;
田得祥 ;
李梅君 ;
林宗智 ;
宋卫民 ;
李文 .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3, (04) :267-273+341
[9]   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及其肌止装置(包括膑骨与跟骨区域)慢性运动损伤的模拟实验研究 [J].
吕丹云 ;
金玉兰 ;
陈刚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2, (01) :14-19+61
[10]  
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曲绵域,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