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水稻等蘖穗定向栽培的生物学根据及主要技术环节
被引:9
作者
:
机构
:
[1]
浙江省水稻高产栽培研究协作组
来源
:
浙江农业科学
|
1997年
/ 05期
关键词
:
水稻;
等蘖穗定向栽培;
分蘖的有效无效转折期;
群体演进;
D O I
:
10.16178/j.issn.0528-9017.1997.05.001
中图分类号
:
S511.1 [];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水稻等蘖穗定向栽培技术是以高成穗率为核心的双季稻666.7m2产量超吨粮配套技术,一般可比原有高产技术成穗率提高10%~20%,增产一成左右。其增产的生物学根据:(1)无效分蘖对有效茎的营养贡献甚少,而生态条件恶化却甚大,在大群体条件下更为突出;(2)在分蘖的有效和无效转折期改善营养,能促进和巩固分蘖成穗,提高茎蘖成穗率;(3)遵循由前期早发群体→中期高成穗率群体→后期高光效群体的演进,必然是高产群体。本文还简要论述了比原有技术改进和提高的几个主要技术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