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还存在吗?——基于2001-2015年21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

被引:6
作者
侯鹏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关键词
新常态; 后发优势; 中国经济; 增长放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是否还存在,学界观点不一致。本文研究了2001年-2015年全球217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后发优势效应的确存在,但并不是经济总量最小发展最落后的国家增长率会最高,而是那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会高于发达国家。进一步研究中国的经济数据发现:中国经济存在的后发优势主要是基于人均GDP较落后的原因,中国在较落后的阶段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与全球各国人均GDP增长率面板数据的统计特征一致,近几年经济增速的大幅下降与后发优势减弱有关。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二,人均GDP水平也进入了较高水平,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已然不再具有后发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世界经济的“新常态”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J].
李文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6, 23 (05) :4-15+124
[2]   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成因分析与对策 [J].
张晓波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 30 (09) :33-39
[3]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J].
郭克莎 .
经济研究, 2016, 51 (09) :4-16
[4]   技术进步、后发优势与经济增长 [J].
江三良 ;
李攀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 30 (08) :25-31
[5]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J].
孙早 ;
屈文波 .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30 (07) :8-13
[6]   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学解释 [J].
毕磊 .
人民论坛, 2016, (11) :68-70
[7]   后发优势、要素禀赋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J].
陈启清 .
理论视野, 2016, (03) :29-34
[8]   三大红利、后发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J].
黄少卿 .
探索与争鸣, 2016, (02) :88-93
[9]   经济新常态的学理内涵与中国特征——一种经济生态学解释 [J].
许捷 ;
饶育蕾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2 (01) :3-14
[10]   中国经济增长:内生还是外生型 [J].
胡永刚 ;
石崇 .
学术月刊, 2016, 48 (01) :8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