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合并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11
作者
汪冰霞
周树平
孙鸿辉
罗和春
机构
[1] 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内科
[2] 湖北鄂州市精神病医院
[3]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抗抑郁剂;
D O I
10.16025/j.1674-1307.2003.02.002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 评价电针合并抗抑郁剂对抑郁症的疗效 ,并与单用电针组进行比较。方法 共纳入 4 6例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电针加抗抑郁剂组 (以下简称合并组 )和电针组 ,治疗时间为 6周 ,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疗效结果。结果 从治疗第 2周后 ,两组内的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 (P <0 .0 1) ,其中合并组在第 2周的HAMD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 ,但第 4周、第 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 ,根据传统疗效评定标准分析 ,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 77.3 %和 75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 ;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结论 电针合并抗抑郁剂与单用电针均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 ,前者起效更快 ,而后者副反应更少 ,在临床上应灵活运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智能电针仪治疗神经症104例疗效观察 [J].
石金钟 ;
董百纯 ;
刘广志 ;
周伟 .
北京中医, 1993, (05) :21-22
[2]   电针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J].
罗和春 ;
周东丰 ;
贾云奎 ;
舒良 ;
方明昭 ;
方耀奇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7, (01) :45-47
[3]  
电针治疗常见精神疾病[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罗和春, 1993
[4]  
精神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北京医学院 主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