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乡土教材的产生及其文化价值探微

被引:6
作者
李新 [1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清末; 乡土教材; 文化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历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世纪末,清政府为稳固其统治,在教育领域进行了改革,学习德、日等发达国家编写乡土教材的经验,结合原有地方志的基础,改编用于小学课堂教学的乡土教材。清末官方大规模编写乡土教材始于1905年,其编写的依据主要是《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对乡土内容的规定和部颁《乡土志例目》中对乡土内容和体例的规范。清末乡土教材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它是清末乡土文化保存的重要载体,加速了乡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新旧文化的交融,同时清末乡土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