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来长江大洪水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初探

被引:79
作者
施雅风
姜彤
苏布达
陈家其
秦年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兰州
[4] 南京
[5] 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6] 北京
关键词
长江洪水; 19世纪冷期; 20世纪暖期; 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 30-40a年代际振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洪水灾害是我国频率高、为患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依据可靠资料,选择1840年至2000年间32次大洪水记录,探讨其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认知1910s前的19世纪冷期出现大洪水13次(包括1870年的极值大洪水事件)频率为1.9次/10a.1921-2000年间出现了大洪水19次,频率为2.4次/10a.20世纪暖期又分出两个变暖时段,前一变暖时段的峰值期1920s-1940s出现大洪水9次,包含1931年全流域大洪水.后一变暖时段,即1980s与1990s出现大洪水8次.实测记录到的最大洪水1954年位于前一变暖时段结束阶段.1990s是全球,也是我国近百年中最暖年代,受东南季风影响大的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量是近百年最多的,大暴雨频率也是有较多记录的40年来最高的.以此出现了10年5次大洪水高频率现象,包含1998年全流域型大洪水,表明了全球变暖的显著影响.也指示30-40年问周期性振荡中多雨年代.如此可预期21世纪初期降水会有小幅度下降与大洪水频率在短期内降低的可能性.长江上游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19世纪下半期与20世纪上半期为多降水期,大洪水频率较高.20世纪下半期为少降水期,大洪水频率较低.关于气候变化研究有待深入,前景不易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武汉20世纪90年代暴雨异常的物理环境变化背景探讨 [J].
马乃孚 ;
杨景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583-586
[2]   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洪灾原因分析及减灾对策 [J].
宁迈进 ;
周北达 .
水文, 2002, (02) :47-50
[3]   达索普冰芯积累量记录和过去400a来印度夏季风降水变化 [J].
姚檀栋 ;
段克勤 ;
田立德 ;
孙维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6) :619-627
[4]  
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 气象出版社 , 王绍武主编, 2001
[5]  
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96
[6]  
中国大洪水[M]. 中国书店 , 骆承政, 1996
[7]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 地图出版社 ,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编, 1981
[8]   Centennial-scale dry-wet variations in East Asia [J].
Qian, W ;
Hu, Q ;
Zhu, Y ;
Lee, DK .
CLIMATE DYNAMICS, 2003, 21 (01) :77-89
[9]  
Flooding 1990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has it concern of global warming?[J] . Gong Dao-yi,Zhu Jin-hong,Wang Shao-wu.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