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对话性、异质性——中国当代文论的内在关键词

被引:11
作者
张荣翼
机构
[1]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现代性; 对话性; 异质性; 当代文论;
D O I
10.13715/j.cnki.jxupss.2006.05.018
中图分类号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中国当代文论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学实践和西方的文论影响这样双重的影响力之下形成的。中国当代文论需要面对自身文学实践的问题,也需要从西方文论的话语资源中吸取更多更新鲜的养料,在这个基础上它也需要开掘自身的问题意识,即自己提出问题并且尝试对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这样一种工作基础的部分就是需要寻觅问题的原点。现代性、对话性和异质性就是提出问题,建立文学研究基本框架的几个最重要的概念,也即中国当代文论的内在的关键词。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论的出发点,对话性是中国当代文论的立足点,异质性是中国当代文论的生长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101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后形而上学思想.[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
[2]  
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M].乐黛云;张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福柯.[M].王治河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  
民族—国家与暴力.[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
[5]  
快感:文化与政治.[M].(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Jameson)著;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  
巴赫金全集.[M].(苏)巴赫金(М.М.Бахтин)著;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7]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高〓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
[8]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
[9]  
主体性的黄昏.[M].(美)多尔迈(Dallmayr;FredR.)著;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0]  
哲学笔记.[M].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