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源库关系的调节效应

被引:53
作者
董合忠
牛曰华
李维江
唐薇
李振怀
张冬梅
机构
[1] 不详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中心山东省棉花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棉花; 留叶枝; 去早果枝; 源库关系; C,N代谢; 叶片衰老; 子棉产量;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06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去叶枝留早果枝的正常整枝方式为对照,于2005—2006年研究了整枝对大田棉花源库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去叶枝去早果枝(Ⅰ)、留叶枝去早果枝(Ⅱ)和留叶枝留早果枝(Ⅲ)3种整枝方式都显著促进了棉花叶面积扩展,最大叶面积系数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10.3%、28.3%和9.5%,导致叶面积载荷量减少,源库比降低.Ⅰ和Ⅱ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始絮期的黄叶率和功能叶的C/N,表现出显著地延缓衰老的作用,但Ⅱ处理易导致贪青晚熟;而Ⅲ处理对衰老的延缓作用不大.Ⅰ处理的籽棉产量与对照相当,Ⅱ处理比对照降低了6.4%15.6%,Ⅲ处理比对照增产6.3%.表明去早果枝和留叶枝皆是调节棉花源库关系、碳氮代谢和延缓棉花早衰的有效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819 / 8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of Bt Transgenic Cotton [J].
田晓莉 ;
杨培珠 ;
段留生 ;
王保民 ;
何钟佩 .
棉花学报, 1999, (03) :40-45
[2]  
Premature senescence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 Predominantly a potassium disorder caused by an imbalance of source and sink[J] . P. R. Wright.Plant and Soil . 1999 (2)
[3]   COMPENSATORY GROWTH IN COTTON AFTER LOSS OF REPRODUCTIVE-ORGANS [J].
SADRAS, VO .
FIELD CROPS RESEARCH, 1995, 40 (01)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