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松花江水中甲基汞的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5
作者
孙晓静 [1 ,2 ]
王起超 [1 ]
张少庆 [1 ,3 ]
张秀武 [1 ,2 ]
张新艳 [1 ,2 ]
张仲胜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第二松花江; 水; 甲基汞; 变化规律;
D O I
10.13227/j.hjkx.2008.11.046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研究第二松花江水中甲基汞的时空变化规律,分别在平水期和丰水期沿二松流域进行了采样分析,得出其空间变化规律:红石、十号线和泔水缸3个断面甲基汞含量较高,在这3个断面两侧甲基汞含量均下降.季节性变化规律:除涝州和四方台断面外,其他各采样断面丰水期甲基汞含量均低于平水期.通过对比分析1981年、1983年和本研究结果,得出了年际性变化规律:1981年甲基汞含量随与排污口距离的增加而降低;1983年污染源已切断1 a,水中甲基汞含量骤降,达到天然背景值水平,但肇源至四方台江段甲基汞含量均在0.35 ng.L-1以上;2006年各相应断面甲基汞含量高于1983年,低于1981年.此外,本研究给出了二松水中甲基汞的污染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017 / 30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伊通河段鱼体甲基汞含量分析研究 [J].
朱晶 ;
刘淼 ;
杨雪晶 ;
杨华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97-99
[2]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沉积物汞的时空变化规律 [J].
孙晓静 ;
王起超 ;
邵志国 .
环境科学, 2007, (05) :1062-1066
[3]   20年来第二松花江汞污染自净规律研究 [J].
王起超 ;
邵志国 ;
张磊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474-479
[4]   松花江水中总汞的时空分布研究 [J].
李宏伟 ;
阎百兴 ;
徐治国 ;
张丰松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840-845
[5]   中国松花江甲基汞的生态污染防治二十年 [J].
翟平阳 .
北方环境, 2004, (02) :33-35
[6]   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 [J].
王德铭 .
水科学进展, 1997, (04) :60-65
[7]   水体甲基汞污染的评价标准及第二松花江甲基汞污染的现状评价 [J].
王书海 ;
王稔华 ;
王起超 .
环境科学, 1986, (02) :73-76+62
[8]   大量间歇地吃松花江汞污染的鱼,引起慢性潜在型甲基汞影响 [J].
包礼平 ;
郭晓峰 ;
徐杰 ;
林秀武 ;
侯绍堂 ;
崔德华 ;
邱炳源 ;
李志超 .
环境科学, 1982, (01) :42-44
[9]   甲基汞在非洲鲫鱼体内富集作用的研究 [J].
修瑞琴 ;
高世荣 ;
霍本兴 ;
李淑敏 .
环境科学, 1980, (01) :77-79
[10]  
中国松花江甲基汞污染防治与标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永懋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