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吸收法测量北京地区2884例健康人骨密度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建华
石萍
吕桂荣
关庆义
张智海
钟平
王泉来
机构
[1] 航空工业中心医院
关键词
放射吸收法; 骨密度; 指骨; 北京人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8 [外科、骨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利用放射吸收(Radiographic absoptiometry,RA)方法测定骨密度(BMD),建立北京地区RA测量骨密度参考值数据库。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10-92岁健康人2884例,男性1481例,女性1403例,研究对象均详细填写健康调查表格,排除因继发性骨病或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病例。用美国CompuMed公司OsteoGram-2000骨密度仪测定所有对象非优势手的第2、3、4指中节指骨(MP2、MP3、MP4)的BMD值,按10岁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峰值骨量(PBM)男性出现在20-29岁,女性20-39岁。男性BMD从30岁开始下降,随年龄增长各年龄段逐渐下降,女性从40岁开始下降。北京女性平均绝经年龄50岁,绝经后骨量快速丢失,绝经后第6-10年丢失最多,达21-38%,绝经后20年平均年骨量丢失率为1.35%。RA测量BMD数据与刘忠厚教授80年代末使用SPA测量40 000中国人群中远1/3前臂骨(桡骨、尺骨)结果有极好的相关性。结论 RA测量北京地区健康人峰值骨量和骨量丢失规律与我国部分地区用DXA或SPA方法所得结果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8+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1166例正常人髋部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J].
朱玲 ;
尹大庆 ;
李瑾 ;
李武 ;
周风霞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3, (01) :75-76
[2]   中国部分地区一般人群标准化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研究 [J].
李宁华 ;
区品中 ;
杨定焯 ;
郑苹如 .
中华骨科杂志, 2001, (05) :15-17
[3]  
Bone densitometry: Current assessment[J] . H. K. Genant,K. G. Faulkner,C. C. Glüer,K. Engelke.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 1993 (1)
[4]  
放射吸收技术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 苏楠,向青,刘忠厚,等. 第八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暨第五届全国钙剂年会会议文集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