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市未婚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64
作者
程怡民 [1 ]
王潇滟 [2 ]
吕岩红 [2 ]
蔡雅梅 [2 ]
李颖 [2 ]
郭欣 [2 ]
黄娜 [2 ]
徐晓 [3 ]
许俊才 [4 ]
Francoice [5 ]
机构
[1] 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2]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3] 河南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4] 上海市大城医学研究所
[5]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Reproductive Health,Belgium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影响因素; 未婚妇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69.4 [计划生育方法];
学科分类号
100404 ;
摘要
目的了解青少年人工流产者中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的比例及影响因素。方法从2005年7-9月,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北京、上海和郑州市的27所医院,共调查了2295名<25岁未婚人工流产妇女。在分析时,把其中有重复人工流产的736人作为病例组,把以前无流产史的1559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应答者平均年龄为21.92岁,最小为15.25岁。20岁以下占17.2%。重复人工流产发生比例为32.1%。在736名重复人工流产者中,以前有1次流产者占75.3%,2次者占18.1%,3次者占4.2%,4次者有13人,5次者有4人,最高是8次(1人)。与对照组相比,在重复人工流产组中,初次同房<18岁的比例较高(16.2%:9.4%,P<0 01),暴露于性生活已3年及以上的比例较高(33.6%:6.6%,P<0.01),已同居1年以上的比例较高(64.6%:23.9%, P<0.01),有规律性生活的比例较高(48.5%:37.1%,P<0.05),多性伴的比例较高(36.0%: 15.0%,P<0.01),被迫发生性行为的比例较高(6.0%:3.9%,P<0 05),本次怀孕是避孕失败所致的比例较高(39.3%:31.6%,P<0.01)和有高危流产史的比例较高(30.8%:3.1%,P<0.01)。与对照组比,重复人工流产组在男性不支持流产,男性不参与决定及男性没有陪伴来做流产方面都有较高的比例,分别为(10.3%:5.9%,P<0.01;30.3%:24.0%及27.5%:23.5%,P<0.01)。结论未婚重复人工流产比例较高,影响重复人工流产的因素主要有:初次同房年龄小、暴露于性生活的期限长、同居、规律性生活以及多性伴、被迫性行为、避孕失败和高危流产。重复流产与男性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69 / 6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人工流产与生殖健康及健康教育 [J].
孔凡丹 .
中国健康教育, 2003, (01) :34-35
[2]   上海市户籍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动态监测 [J].
童传良 ;
吴愉 ;
朱惠斌 ;
程利南 ;
庄留琪 .
上海医学, 2002, (08) :451-454
[3]   提高认识,防止计划生育手术感染 [J].
朱明辉 ;
雷贞武 .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0, (06) :282-283
[4]   多次人工流产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J].
孟蓓 ;
闫素文 ;
吴海燕 ;
张敏 ;
王梦醒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 (10) :466-468
[5]   人工流产妇女非意愿妊娠的原因及可预测妊娠的比例分析 [J].
楼超华 ;
赵双玲 ;
涂晓雯 ;
高尔生 .
生殖与避孕, 2000, (04) :246-252
[6]   北京市人工流产妇女婚育与避孕状况调查分析 [J].
北京市人工流产妇女婚育与避孕状况调查协作组 ;
肖燕军 ;
张友方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 (06) :252-255+286
[7]   非意愿性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J].
程怡民 ;
康宝华 ;
王铁燕 ;
韩学军 ;
沈焕 ;
吕玉人 ;
韩丽辉 ;
崔影 ;
刘华 ;
虞文焕 ;
武美 ;
王金英 ;
张咏梅 ;
余秋声 .
中国妇幼保健, 2000, (06) :358-360
[8]   人工流产手术与继发不孕 [J].
陈晓勤 ;
黄秋华 .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1998, (04) :221-225
[9]   产前检查妇女的人工流产史研究 [J].
程怡民 ;
张文敏 ;
樊丽君 ;
蔡淑美 ;
张建生 ;
杨振芸 ;
史友英 .
中国妇幼保健, 1997, (02) :34-35+46
[10]   高危人工流产原因分析 [J].
史友英,张竞玉 .
中国妇幼保健, 1996, (04)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