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和CPI的非线性传导:产业链与价格预期机制

被引:37
作者
孙坚强 [1 ]
崔小梅 [2 ]
蔡玉梅 [1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价格传导; 价格预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26 [物价];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PPI和CPI产业链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价格预期传导机制。产业链是物价传导的经济基础,价格预期是物价传导的实现基础。本文同时构建包含货币因素的非线性MG系统模型(MNMG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PPI对CPI存在向下推动传导,平均时滞1至4个月,CPI对PPI存在反向反馈传导,平均时滞1至2个月;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在我国物价形成机制中均起显著作用,但需求因素更快地形成通胀(或通缩)的压力。(2)产业链和价格预期两种机制均发挥显著作用,两者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物价传导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产业链机制在CPI对PPI的反馈传导中作用更明显,而价格预期机制在PPI对CPI的推动传导中作用更明显。(3)我国PPI和CPI均存在显著的惯性持续效应,且通胀惯性作用强于物价之间的传导,一定程度上削弱物价之间的传导。(4)从政策上来看,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出现价格上涨或者紧缩时,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PPI长期持续下降,预期管理是重要且必须采取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CPI与PPI传导机制的非线性研究:正向传导还是反向倒逼? [J].
杨子晖 ;
赵永亮 ;
柳建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83-95
[2]   CPI与PPI的“虚假传导”及其修正——一个相对稳健的实证框架 [J].
刘凤良 ;
鲁旭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8) :91-102+114
[3]   长期均衡、价格倒逼与货币驱动——我国上中下游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J].
张成思 .
经济研究, 2010, 45 (06) :42-52
[4]   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谁带动谁?》一文的质疑 [J].
徐伟康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139-148+158
[5]   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谁带动谁? [J].
贺力平 ;
樊纲 ;
胡嘉妮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6-26
[6]   非线性动力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 [J].
昌忠泽 .
经济研究, 2006, (09) :117-128
[7]   价格传导问题研究 [J].
周望军 ;
葛建营 ;
宋海明 ;
黄国华 ;
冯建林 ;
王小宁 ;
侯守礼 .
中国物价, 2006, (07) :29-38
[8]   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及成因——《通货膨胀趋势研究》课题系列之一 [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
统计研究, 2005, (04) :3-9
[9]   PPI与CPI关系探析 [J].
刘敏 ;
张燕丽 ;
杨延斌 .
统计研究, 2005, (02) :24-28
[10]  
Information Rigidity and the Expectations Formation Process: A Simple Framework and New Facts[J]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