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12
作者
汉京超 [1 ]
王红武 [2 ]
张善发 [3 ]
刘燕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水利管理; 雨洪管理; 最佳管理措施; 低影响开发; 蓄排结合; 调蓄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概述了城市雨洪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理念、水敏感性城市设计和可持续性排水系统等国际主流城市雨洪管理策略,发掘其在雨洪调蓄利用方面的内容,并对近年来世界各国城市雨洪管理过程中成功的调蓄利用实践进行详细介绍。结合中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蓄排结合,保障安全,综合利用"新型雨洪调蓄利用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胡伟贤
    何文华
    黄国如
    冯杰
    [J].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1) : 137 - 144
  • [2] 针对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不同目标合理设计调蓄设施
    车伍
    马震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24) : 5 - 10
  • [3] 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
    车伍
    吕放放
    李俊奇
    李海燕
    王建龙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20) : 12 - 17
  • [4] 基于资源化理念的城市雨水污水系统[J]. 马念.西南给排水. 2007(06)
  • [5] 基于资源化理念的城市雨水污水系统[J]. 马念.西南给排水. 2007 (06)
  • [6] 城市雨洪多功能调蓄技术
    车伍
    张燕
    李俊奇
    刘红
    何建平
    孟光辉
    汪宏玲
    [J]. 给水排水, 2005, (09) : 25 - 29
  • [7] 从第十届国际雨水利用大会看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趋势
    车武
    李俊奇
    [J]. 给水排水, 2002, (03) : 12 - 14
  • [8] Flow regime transition mechanisms in rapidly filling stormwater storage tunnels[J] . Steven J. Wright,Jose G. Vasconcelos,Calvin T. Creech,James W. Lewis.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 2008 (5)
  • [9] An Application of the Pump-to-Fill Policy for Management of Urban Stormwater
    Howlett, Phil
    Piantadosi, Julia
    [J].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ASSESSMENT, 2009, 14 (02) : 195 - 207
  • [10] Hydraulic evaluation of 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ASR) with urban stormwater in a brackish limestone aquifer
    Pavelic, Paul
    Dillon, Peter J.
    Barry, Karen E.
    Gerges, Nabil Z.
    [J].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6, 14 (08) : 1544 -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