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的统计测算

被引:14
作者
王红玲
机构
[1] 中南财经大学
关键词
农业隐性失业; 隐性失业率; 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业量; 就业规模; 劳动力数量; 农业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钟甫宁;
D O I
10.13653/j.cnki.jqte.1998.01.01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正> 一、引言 在发展中国家,除了公开失业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即隐性失业。我国一些学者认为,所谓隐性失业是相对于公开失业而言的,其涵义是指劳动者虽不处于零工时零收入,但其劳动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收入也不能达到维持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也有人认为,隐性失业亦可称为不充分就业或就业不足,是指社会名义就业量减有效就业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隐性失业日益严重,引起理论界与实际部门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特别对于我国农村经济而言,大多数农业经济学家和政府有关官员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3+67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之研究 [J].
托马斯·罗斯基 ;
罗伯特·米德 .
中国农村观察, 1997, (04) :30-41
[2]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 [J].
刘建进 .
中国农村经济, 1997, (06) :15-22
[3]   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 [J].
王诚 .
经济研究, 1996, (05) :38-46
[4]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 [J].
钟甫宁 .
农业经济问题, 1995, (09) :18-19
[5]   江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J].
程人达 .
统计研究, 1990, (06) :32-36
[6]  
投入占用产出分析[A]. 陈锡康.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 1992
[7]  
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分析[M]. - 科学出版社 , 陈锡康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