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

被引:23
作者
徐建华 [1 ]
吴成基 [2 ]
林银平 [1 ]
高亚军 [1 ]
左仲国 [3 ]
喻权刚 [4 ]
机构
[1] 黄委水文局
[2] 陕西师范大学
[3] 黄委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4] 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粗泥沙; 集中来源区; 黄河中游;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1.002
中图分类号
P333.4 [泥沙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黄河下游多断面、多钻孔、深层次泥沙淤积物取样级配分析,认为在1960年三门峡水库运行前,下游河道主槽淤积物中0.1 mm以上泥沙占一半。以0.1 mm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中的粗泥沙界限,0.1 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1 400 t/(km2.a)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指标,界定出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为1.88万km2。该区面积仅占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的23.9%,但该区产生的全沙量、d≥0.05 mm和0.1mm的粗泥沙量分别占多沙粗沙区相应输沙量的34.5%,47.6%和68.5%,说明该区是名符其实的产粗泥沙“大户”,是当前黄河粗泥沙“源头”治理的重中之重。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14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河中游粗沙区范围界定研究 [J].
景可 ;
李钜章 ;
李凤新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7, (03) :11-16+38
[2]   黄河流域粗泥沙来源及分布研究 [J].
支俊峰 ;
李世明 ;
邱宝冲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2, (02) :7-11
[3]   黄河中游粗沙区的范围、数量及其基岩产沙的研究 [J].
景可 ;
陈浩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12) :927-931
[4]   黄河泥沙来源和地区分布 [J].
龚时旸 ;
熊贵枢 .
人民黄河, 1979, (01) :7-18
[5]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6]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及产沙输沙规律研究.[M].徐建华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7]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M].赵业安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8]  
黄河泥沙与环境.[M].景可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9]  
黄河粗泥沙来源及侵蚀产沙机理研究文集.[M].陈永宗主编;.气象出版社.1989,
[10]  
黄河中游区域工程地质.[M].陕西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队 编著.地质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