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腹地关联性测度及驱动要素研究——以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44
作者
朱传耿 [1 ]
刘波 [2 ]
李志江 [1 ]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
关键词
港口; 腹地; 均值关联度; 驱动要素; 连云港港口; 淮海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相互关联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港口—腹地经济关联发展的均值关联度,对1990~2005年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发展效应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影响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的驱动要素进行定性分析。主要结论有:连云港港口—港城关联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连云港港口与淮海经济区中的苏北、鲁南、皖北和豫东4个板块之间的关联度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即皖北和豫东保持稳定、鲁南整体下降、苏北缓慢上升;连云港港口与淮海经济区一体化进程在关联发展总体趋势较强的基础上推进,但具有明显的弱化倾向;自然条件与区位、基础设施与交通、经济水平与政策、腹地一体化程度是影响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的主要驱动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16 / 7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全球化背景下的南京港城关联发展效应分析 [J].
梁双波 ;
曹有挥 ;
吴威 ;
曹卫东 ;
苑惠丽 ;
李传武 .
地理研究, 2007, (03) :599-608
[2]   曹妃甸深水港对环渤海地区发展效应分析 [J].
李文荣 .
港口经济, 2006, (03) :36-37
[3]   大连经济发展对大连港口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 [J].
隋丽丽 ;
王泽宇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 (01) :46-50
[4]   区位与机遇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 [J].
肖钟熙 .
水运管理, 2005, (12) :12-15
[5]   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 [J].
陈再齐 ;
曹小曙 ;
阎小培 .
经济地理, 2005, (03) :373-378
[6]   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与港口的分工合作 [J].
肖金成 .
开放导报, 2005, (02) :85-87
[7]   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及优化研究 [J].
林艳君 .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12) :53-57
[8]   关于港城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理论思考 [J].
徐质斌 .
港口经济, 2004, (06) :30-31
[9]   论港口—腹地经济地域系统的客观存在性及其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J].
黎鹏 ;
张洪波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0) :79-83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初步研究 [J].
刘兆德 ;
陈素青 ;
王慧 .
中国软科学, 2004, (05) :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