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诺贝尔科学奖获取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祖望
机构
:
[1]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教授所长
[2]
广州
来源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2004年
/ 05期
关键词
:
诺贝尔科学奖;
交叉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诺贝尔奖获得者;
D O I
:
10.16750/j.adge.2004.05.004
中图分类号
:
G32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研究,表明在诺贝尔科学奖颁授的100年间,基础研究成果、交叉学科成果容易获奖,名师的徒弟容易获奖,非功利性研究容易获奖。指出要使中国本土科学家早日摘取诺贝尔科学奖桂冠,国家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必须改革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培养受过完整教育的通才人物和造就国际级科学大师,必须给科学家以研究的自由和空间,坚决摒弃急功近利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
丁肇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丁肇中
[J].
科学中国人,
2002,
(11)
: 14
-
16
[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精神特质和与境
刘新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北京
刘新彦
[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03)
: 8
-
9
[3]
关于我国留学人员情况的思考与对策
邹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研究室
邹平
[J].
中国软科学,
1997,
(04)
: 6
-
8
[4]
当今德国教育概览[M]. 河南教育出版社 , 李昌芳,梁翠英著, 1994
←
1
→
共 4 条
[1]
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
丁肇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丁肇中
[J].
科学中国人,
2002,
(11)
: 14
-
16
[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精神特质和与境
刘新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北京
刘新彦
[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03)
: 8
-
9
[3]
关于我国留学人员情况的思考与对策
邹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研究室
邹平
[J].
中国软科学,
1997,
(04)
: 6
-
8
[4]
当今德国教育概览[M]. 河南教育出版社 , 李昌芳,梁翠英著, 199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