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中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岩评价与潜力分析
被引:21
作者:

高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资源与能源学院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资源与能源学院

周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资源与能源学院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资源与能源学院
[2]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烃源岩;
海相地层;
中生界;
古生界;
油气资源;
扬子区;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3.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新建立的有效烃源岩评价标准,对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烃源岩的分布层位和岩性,详细论述了各层位烃源岩的特点,提出了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层位和有利区块。中下扬子区震旦系—三叠系可划分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上奥陶统顶部五峰组—下志留统底部、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共6套主力烃源岩。其中下寒武统、上奥陶统顶部五峰组—下志留统底部和下二叠统烃源岩在中、下扬子区都有分布,面积广泛,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烃源岩在局部发育,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烃源岩在下扬子区分布,这3套烃源岩属地区性主力烃源岩。中扬子区下志留统、下三叠统烃源层生烃量以石柱—万县复向斜最大,利川复向斜的生烃强度最高。上震旦统—奥陶系烃源层以宜都—鹤峰复背斜的生烃量最大,花果坪复向斜的生烃强度最高。下扬子区烃源岩的二次生烃作用明显,白垩纪—新近纪部分层系仍然是有效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114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利用全岩热模拟方法研究海相烃源岩生排烃过程及影响因素
[J].
田静
;
王云鹏
;
刘德汉
;
卢家烂
;
李永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29-31+113

田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德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卢家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李永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海相干酪根天然气生成成熟度上限与生气潜力极限探讨——以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
[J].
陈建平
;
赵文智
;
王招明
;
张水昌
;
邓春萍
;
孙永革
;
肖中尧
.
科学通报,
2007, (S1)
:95-100

陈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文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招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邓春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中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地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J].
金之钧
;
蔡立国
.
地质学报,
2007, (08)
:1017-1024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蔡立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依据海相碳酸盐岩成烃特征探讨中扬子地区油气勘探前景
[J].
唐友军
;
文志刚
;
别旭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590-592

唐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别旭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下扬子地区热历史与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
[J].
袁玉松
;
郭彤楼
;
付孝悦
;
卢庆治
;
胡圣标
.
现代地质,
2006, (02)
:283-290

袁玉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郭彤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付孝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J].
陈践发
;
张水昌
;
孙省利
;
吴庆余
.
地质学报,
2006, (03)
:467-472

陈践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孙省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湛江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吴庆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与勘探前景
[J].
沃玉进
;
肖开华
;
周雁
;
杨志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11-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开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周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杨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8]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油气成藏基本特征及勘探系统初探
[J].
吕宝凤
;
夏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5)
:25-27+86-87

吕宝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夏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9]
关于碳酸盐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国建英
;
刘井旺
;
于国营
;
郭树芝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3)
:281-286

秦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刘宝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国建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刘井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于国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郭树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10]
关于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
[J].
张水昌
;
梁狄刚
;
张大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8-12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梁狄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大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