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作用机制及工程应用

被引:140
作者
陈勇 [1 ,2 ]
柏建彪 [1 ,2 ]
朱涛垒 [1 ,2 ]
闫帅 [1 ,2 ]
赵社会 [3 ]
李学臣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3]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里山矿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旁充填; 变形特征; 支护体宽度; FLAC3D数值模拟;
D O I
10.16285/j.rsm.2012.05.024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巷旁支护体稳定是沿空留巷成功的关键。通过建立沿空留巷上覆岩层结构力学模型,分析了巷旁支护体在3个阶段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得到了巷旁支护体的作用机制,即巷旁支护体设置后快速增阻,即时支撑巷内顶板,工作面后方周期来压前达到切顶阻力切落采空区一定高度的顶板,上覆岩层剧烈活动稳定前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及稳定后有较高的后期强度。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九里山矿24021工作面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在巷内支护和巷旁充填材料确定的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巷旁支护体宽度时的沿空留巷维护效果,确定了合理的巷旁支护体宽度。该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1427 / 14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典型留巷顶板条件下巷旁充填体支护阻力分析 [J].
阚甲广 ;
张农 ;
李宝玉 ;
司光耀 .
岩土力学, 2011, 32 (09) :2778-2784
[2]   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 [J].
康红普 ;
牛多龙 ;
张镇 ;
林健 ;
李志红 ;
范明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10) :1977-1987
[3]   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研究与实践 [J].
康红普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1) :161-166
[4]   煤巷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与应用 [J].
张农 ;
高明仕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4, (05) :34-37
[5]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的发展 [J].
柏建彪 ;
周华强 ;
侯朝炯 ;
涂兴子 ;
岳殿召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4, (02) :59-62
[6]   综放沿空留巷充填体稳定性控制 [J].
张东升 ;
缪协兴 ;
冯光明 ;
宋召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03) :23-26
[7]   沿空留巷顶板岩层控制设计 [J].
李化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5) :651-654
[8]   沿空留巷整体浇注护巷带主要参数及其适应性 [J].
漆泰岳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2) :24-27
[9]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主要参数研究 [J].
郭育光 ;
柏建彪 ;
侯朝炯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2, (04) :4-14
[10]  
沿空留巷的理论与实践[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孙恒虎,赵炳利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