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重构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

被引:4
作者
曹阳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信用; 信用机制; 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秩序;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信用的基本功能是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未来不确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信用机制与信用体系具有历史规定性。中国大陆的经济转型转轨进程也是信用重构的进程。有必要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信用失范:一是由于计划经济变形而来的行政垄断及行政干预所导致的信用失范;二是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所导致的信用失范。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信用规范确实至关重要。但规范信用的根本不是要加强政府的强力管制,而是要明确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社会信用甄别与维护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M].董辅〓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M].(英)凯文·多德(KevinDowd);(英)默文·K.刘易斯(MervynK.Lewis)主编;陈雨露;王芳译;.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
[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4]  
货币银行学.[M].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董辅〓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7]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茅于轼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8]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美)诺思(North;D.C.)著;陈郁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9]  
美国经济史.[M].(美)菲特(G.C.Fite);(美)里斯(J.E.Reese)著;司徒淳;方秉铸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10]  
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