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区域协同网络核结构效应研究

被引:6
作者
肖雯雯
赵炳新
于振磊
机构
[1]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协同网络; 核结构效应;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6.08.00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从复杂网络视角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本质上是由产业网络和地区网络耦合而成的区域协同网络,其网络结构及其效应是研究经济带各地区相互影响的基础,也是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战略和战略实施路径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并以该网络核内产业关联为依据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区域网络模型。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定义了区域间产业网络和区域网络核结构效应,实证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产业网络和区域网络核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关键产业和重点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产业链培育的关键产业主要是矿产资源开发、钢铁冶炼加工、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旅游业;"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协同合作的重要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同时,实证结果也表明,本文设计的模型和指标体系为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供了新的有效的研究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产业网络核的空间效应及指标体系——以上海市为例 [J].
相雪梅 ;
赵炳新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1) :89-93
[2]   产业网络视角的蓝色经济内涵及其关联结构效应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赵炳新 ;
肖雯雯 ;
佟仁城 ;
张江华 ;
王莉莉 .
中国软科学, 2015, (08) :135-147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J].
龚新蜀 ;
许晓莹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20) :50-56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我国节点城市产业定位与协同发展研究 [J].
郭爱君 ;
毛锦凰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4) :18-27
[5]   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 [J].
曹小曙 ;
李涛 ;
杨文越 ;
黄晓燕 ;
殷江滨 ;
刘永伟 ;
梁斐雯 ;
王武林 ;
王妙妙 ;
陈慧灵 ;
张百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6) :657-664
[6]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J].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38-544
[7]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节点城市空间差异及发展布局 [J].
刘泽照 ;
黄杰 ;
陈名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 29 (05) :47-54+100
[8]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产业合作研究 [J].
汪晓文 .
经济问题, 2015, (05) :1-5
[9]   产业集群的核结构与指标体系 [J].
赵炳新 ;
杜培林 ;
肖雯雯 ;
张江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 36 (01) :55-62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城市潜力的空间格局分异 [J].
王东华 ;
张仲伍 ;
高涛涛 ;
史雅洁 ;
任秀芳 .
中国沙漠, 2015, 35 (03) :837-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