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札达盆地托林剖面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14
作者
吕荣平 [1 ]
罗鹏 [2 ]
韩建恩 [1 ]
余佳 [1 ]
孟庆伟 [1 ]
邵兆刚 [1 ]
朱大岗 [1 ]
孟宪刚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西藏; 札达盆地; 托林剖面; 植被; 孢粉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西藏札达盆地托林剖面的孢粉分析显示,该地区在5.4~5.05MaBP时期,气候环境由温凉干旱转变为温暖稍湿,植被相应地经历了疏林草原植被—森林草原植被的演变过程;到了5.05~4.40MaBP时期,转变为温暖潮湿的气候,植被亦相应地经历了由森林草原—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的演变过程。总地来说,当时该地区的植被是乔木植物(松属)和草本植物(蒿属、藜科)占主导地位,气候总体表现为温暖湿润。
引用
收藏
页码:1475 / 14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青藏高原地层.[M].赵政璋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2]  
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著;夏代祥;刘世坤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3]  
西藏阿里地质.[M].郭铁鹰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4]  
西藏第四纪地质.[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83,
[5]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香孜剖面孢粉分析 [J].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吕荣平 ;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4) :320-327
[6]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相及其构造演化特征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孙立倩 ;
王建平 ;
韩同林 ;
韩建恩 ;
杜建军 ;
余佳 ;
孟庆伟 .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3) :245-252
[7]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中两个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孙立倩 ;
王建平 ;
韩同林 ;
韩建恩 ;
杜建军 ;
余佳 .
地质通报, 2004, (Z1) :605-608
[8]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统中犀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J].
孟宪刚 ;
朱大岗 ;
邵兆刚 ;
杨朝斌 ;
孙立倩 ;
王建平 ;
韩同林 ;
杜建军 ;
韩建恩 ;
余佳 .
地质通报, 2004, (Z1) :609-612
[9]   酒西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早期植被与气候变化 [J].
马玉贞 ;
方小敏 ;
李吉均 ;
吴福莉 ;
张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07-116
[10]   燕山地区表土花粉与植被间的数量关系 [J].
杨振京 ;
许清海 ;
孟令尧 ;
阳小兰 ;
王开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6) :80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