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季稻留种用种子活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5
作者
徐本美
顾增辉
徐旭增
赵同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2] 浙江省种子公司
[3] 上海市粮食研究所
关键词
双季稻; 发芽率; 水稻; 生物指标; 生活力; 种子活力; 单季稻;
D O I
10.13592/j.cnki.ppj.1985.03.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同一品种的晚粳单季稻留种的增产效果优于双季稻留种,已在浙江省九个农场连续三年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主要表现是:单季稻留种的植株高,穗大粒多,而且抽穗期也有提早趋势。同一品种由于不同留种方式而形成的种质上的差异,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种子活力的差异只是其中之一,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种子吸胀及萌发阶段ATP水平测定方法的探讨 [J].
顾增辉 ;
徐本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5) :55-60
[2]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Ⅶ.玻板直立发芽法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种子, 1983, (04) :22-24
[3]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Ⅳ电导法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任祝三 ;
不详 .
种子 , 1983, (01) :18-23
[4]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之探讨——Ⅲ.人工加速老化法 [J].
郑晓鹰 ;
任祝三 ;
郑光华 .
种子, 1982, (04) :31-34
[5]   虫萤光素酶系的制备及性质 [J].
王维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2, (04) :38-41
[6]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之探讨(Ⅱ)发芽的生理测定法 [J].
顾增辉 ;
徐本美 ;
郑光华 .
种子, 1982, (03) :11-17